11月5日晚7:30亚洲必赢国际437app“城建未来”专业学社“筑规”小组在综合楼4505教室举办“智慧城市”月度话题交流会。小组全体人员参加交流会。



交流会开始之前,进行了一波”逛三园“游戏预热,为接下来的交流会营造氛围。由董文霞、王若冰、董沛、马睿瑶、刘艳巍、李靖华五位同学分别为同学们讲述智慧城市方面的热点话题。
城规201班董文霞同学讲述了“新型智慧城市:上海”,上海天文馆独特的建筑设计,源自对于轨道运动的形式化抽象,不仅展现了天文学概念,而且可以真实追踪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件可以表现时间流逝的大型天文仪器,特别是夏至前后,光影与地面标记的重合成为一种节气的标志。整个建筑成为连接人和宇宙的工具,成为具有开创性的博物馆体验。

城规231班马睿瑶介绍了“智慧城市管理",它是综合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以数字地图和单元网格划分为基础,集成基础地理、地理编码、市政及社区服务部件事件的多种数据资源,以城市监管员和市民服务热线为信息收集渠道,创建城市管理和市民服务综合指挥系统,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构建起沟通快捷、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监督与处置新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城规211班董沛同学讲述了“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及现代控制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安防系统、网络家电系统)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一起。能根据不同的环境状态相互协作,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健康性、安全性,舒适性。

城规201班王若冰同学讲述了”未来智慧城市的光之晶体---万科智慧未来城“光之中庭作为建筑空间内的公共枢纽,设计通过连接一、二层的宏伟台阶和螺旋式的动线循环,建立起三个“能量盒”的建筑与空间功能性连接和无缝的空间体验。而独特通透采光的天窗设计在打破空间高度限制的同时也使其拥有了更具温度的呈现,极简线条融汇的层迭、不同材质的交织和随着时间变幻的光线在设计中层迭,创造出多元共生的全新空间美学和丰富流畅的室内容端。

城规231班李靖华同学讲述了“漂浮城市”,它是一种“与水共生,顺势而为”的策略。为应对城市聚集、资源短缺等问题,相比于从竖向维度上的高度和深度拓展,以及横向维度上的围海造地,“漂浮城市”可能是一种对环境破坏较小、成本较低、较为便捷的解决方案。依托水上优越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未来还可以将海洋产业经济、旅游休闲体验、新型城镇化等与之相结合,拓展新型人居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撰稿:甘晓英 || 审核: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