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亚洲必赢国际437app学生“返家乡”活动特辑(二)

2024年02月18日 09:00点击:作者:编辑:甘晓英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家乡的热土上、在实践的课堂上努力地成长为担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贡献青春力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建筑211班马靖、城规221班戴永凯、建筑231班杨星、建筑231班刘雯钰他们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吧!

一、建筑211班  马靖

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马靖同学表示深感荣幸。这不仅是一份工作 ,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在这里,她表示与历史和艺术有了最直接的接触,得以向公众展示我们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魅力。

志愿工作的每天都充满了新鲜感。作为讲解员,她带领参观者穿越历史的走廊,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每一次看到参观者们被历史深深吸引,被艺术深深打动,她表示都会感到无比的满足。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是文化和知识的传递。志愿工作也并非每天都一帆风顺。面对大量的游客和繁琐的工作,她也会感到疲惫,但每当看到游客满意的微笑,她就明白了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志愿工作的她每天都在学习。学习文物的历史、艺术的美、如何与人交流、更好地传递信息等。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工作中她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明白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艺术的魅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连接。她表示希望未来能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继续为文化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她有机会与历史和艺术近距离接触,让她有机会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马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她的知识储备,锻炼了实际综合能力,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培养了文化素养。最后,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她也更加体会到通过自身的实践行动给人们讲解历史故事,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贡献一份力量的成就感。学院也希望同学们走出校园,为发扬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作用,担当时代责任。

二、城规221班  戴永凯

亚洲必赢国际437app院“返家乡”个人实践者戴永凯联合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陈楼村村委会、妇联以及基层干部举行春节“送温暖、送年味、送关怀”公益志愿活动,为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送去了日常用品以及福字春联,跟随村长、妇联主任一同进行走访慰问。

戴永凯表示,在村委会对村里的情况进行大致了解,他们由村长带领来到村里的两户贫困户的家中,将关怀物资发放贫困家庭,为其送去了新年要用的福字、对联等,随后进行了深切的聊天谈心;

村妇联主任带领他们走到村中长时间患有精神疾病,从小靠药物控制的精神残疾人家中进行物资捐赠并进行真切交谈;最后由村长带领他们来到父母双方都患有精神疾病,家中仅有一位小女儿的特殊村民家中,对其进行物资捐赠,对小朋友进行亲切地交谈和鼓励:与她畅谈未来理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村中干部的带领下,通过新春佳节前的走访慰问与悉心交流,他表示切实感受到了特殊群众的生活条件之艰苦和基层干部的工作之艰辛,责任之重大。走访的过程中给村中特殊群众送去的不仅仅是一份生活用品,一份新年年味,更多的是社会、是新一代青年给予的责任感和温暖,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感受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通过本次扶贫慰问活动,他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切体会到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所带来的切实成效,同时也感受到扶贫工作的不易。青少年更应该担负起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宣传、推动扶贫工作的进行。同时他也会更加努力,起到带头作用,尽可能的带动更多的青少年进行到下乡活动中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我、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建筑231班  杨星

古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不仅打开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进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的动力,为大学生正确择业、就业和创业提供思路,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2024年1月至2月,杨星在家乡河北省邯郸市曲周镇人民政府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一名办公室文员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他的职责包括负责日常会议安排,会议签到,会议记录,还有单位各类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在本次活动中他跟随工作人员下基层送温暖,过年为单位挂灯笼。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磨炼自己的意志,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海兮海兮浩无垠,骏马奔兮奋四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更好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可以增进社会和自身的联系。

杨星表示这次活动认识到,社区服务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传递关爱和温暖。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帮助和服务,他不仅给予了他们关爱,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认可。他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建筑231班  刘雯钰

“春运”已经来临,在这一年中火车站最忙碌的时候,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上岗了”。他们挥洒自己的辛勤汗水,为出行者提供便利,用自己的热情服务,温暖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旅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志愿者。

在繁忙的春运期间,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此次志愿者活动中,他们帮助旅客搬运行李,指引方向,耐心解答疑问。为旅客提供便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回家过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此次活动,刘雯钰表示,今后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竭尽所能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传播社会正能量。

通过这次实践他们也更加体会到要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我们大学生力量。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不易和喜悦,也更加明白,只有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才能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甘晓英 || 审核:刘 慧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电话:0931-5108463

Copyrights © 2021 www.gzjy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亚洲·必赢(国际)俱乐部437-App Platform 陇ICP备15000834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530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Baidu
sogou